“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發(fā)生了波動性影響,起初出現短暫的低迷,現金流減少,國際旅行經歷了歷史性打擊,隨后貿易強勁復蘇,數字經濟繁榮發(fā)展。”
敦豪快遞首席執(zhí)行官John Pearson 日前在接受美國 CNBC 媒體采訪時表示,敦豪最新推出的全球聯通指數(CGI)報告顯示,疫情打破了全球商業(yè)和日常聯系,但并未切斷國家聯通的基本面。
報告稱,今年的疫情確實讓全球化受到了沖擊,但其實是改變了國與國之間聯通的方式,至少短期發(fā)生了改變。報告指出,世界關鍵性聯通出現中斷是非常危險的,這需要各國在全球挑戰(zhàn)面前更加有效地合作。
“那些參與更多國際流通的經濟體得到了更快的經濟恢復,展望未來,強有力的全球聯通可以加速世界經濟從疫情中恢復過來。”
敦豪自己就見證了這一變化,在疫情期間其經歷了短暫的低迷,此后主要市場的生產和消費復蘇帶動其業(yè)務比以往更加繁忙。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 Frank Appel認為,全球化不是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果沒有全球要素互換,這次疫情影響會更加嚴重”。
上述研究稱,以地理位置而言,歐洲是全球化水平最高的地區(qū),貿易和人員流動最頻繁,北美是信息和資本流通最頻繁的地區(qū)。
荷蘭是全球聯通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次是新加坡、比利時、阿聯酋和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