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國快遞企業不斷在加速出海。近些年,在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等都出現了中國快遞企業的身影。
隨著跟海外地區更密集的貿易往來,快遞企業在海外或能大力發展,它們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快遞企業加速出海
經過前幾年的競爭之后,中國快遞企業進入了比拼服務的下半場。在守住國內陣地的同時,出海也成為眾多快遞企業的選項。
日前,順豐控股參與投建的湖北鄂州花湖機場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運行,預計到2025年,花湖機場將新開國際貨運航線10余條,貨郵吞吐量達245萬噸,將進一步擴大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規模。
12月2日,順豐航空還開通了“杭州=安克雷奇=紐約”國際貨運航線,這是順豐航空搭建的第4條美洲航線。
無獨有偶,12月初,京東物流宣布其位于阿聯酋迪拜2號倉正式投入使用,1.2萬平方米的室內倉儲空間能夠存儲大、中、小件,支持一倉發多個平臺、多個渠道。京東物流方面表示,隨著迪拜本地倉的落地,京東物流將以迪拜為樞紐,搭建起串聯亞、非、歐地區的網絡,打通進出口雙向流通的商流和物流交付鏈路。
12月5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與海航航空集團簽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將聯手推出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和國際專線產品。
12月19日,菜鳥與巴西社交電商“獨角獸”Facily宣布達成合作,通過集中倉和自提點的方式提供物流服務。
為何快遞企業都紛紛布局海外物流?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媒體指出,在跨境物流方面,涉及國內外報關、保檢、結匯、退稅等多個環節,很多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政策、文化、習慣等不同的影響因素,有些國家海關申報手續煩瑣、時間長、費用高,經常發生進口國海關扣貨查驗,長達數天、數周甚至數月的交貨期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翱爝f物流企業通過布局海外物流樞紐、物流線路等,可以降低跨境物流配送成本,增加跨境物流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提高消費者體驗?!?/p>
招商證券表示,快遞出海仍是藍海賽道,補強國際快遞能力也將成為國內快遞企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面臨機遇和挑戰
從布局上來看,當前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快遞企業布局的熱門地點。
據中國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年)》顯示,東南亞已成為中國快遞企業“走出去”合作的熱門地區,中國企業的高效、便捷服務受到東南亞民眾歡迎,其成熟的運營模式也帶動了當地快遞物流業發展。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聯合發布的《2022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該地區目前有3.6億互聯網用戶。根據該報告的預測,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商品交易總額)有望在2022年達到2000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將達到1310億美元。
除了東南亞,中東也是中國快遞企業出海的目標之一。包括京東、菜鳥、極兔、順豐等,都將布局扎入了中東地區,雖然入局方式有直營和合資等方面的不同,但紛紛入局的舉動也可見該地區的重要。
據迪拜南部電子商務區與全球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聯合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21年中東地區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約為31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490億美元。此外,中東地區人口基數可觀,且電商滲透率不高。
面對眼前的藍海,中國快遞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機會,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洪勇指出,當前我國快遞物流企業服務范圍覆蓋全球。但大多數快遞物流企業功能不足,不能提供通關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售后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服務功能。
另外,業內觀點認為,快遞企業出海,會面臨當地不同的基礎設施環境、文化背景以及法律等情況,這會為企業開拓新市場帶來困難。
例如,有業內人士就對媒體指出,中東地區的快遞物流服務寄出設施仍不完善,且中東北非市場電子信息化程度較低。又例如,東南亞一些地區交通狀況較為割裂,存在一些配送困難的問題,需要較高的物流成本,且當地電子支付發展相對落后,貨到付款更受偏好,貨到付款在整個價值鏈里增加了很多人力成本,制約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發展,最后當地倉儲物流效率和供應鏈透明度也有待改善。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則指出,未來幾年,全球的電商和供應鏈日趨成熟,中國快遞業出海,會面臨全球電商與供應鏈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市場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快遞巨頭進入這些新興區域所帶來的劇烈市場競爭的挑戰。
當前,國際巨頭DHL、UPS、FedEx等企業在海外的布局,會給國內企業造成一定的壓力,因為前者適應全球各地不同的規章制度等積累了更多經驗。但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快遞企業可以考慮和已經在當地市場落地生根的優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此加速出海成功率。
與此同時,他還指出,進軍中東市場的國內物流企業還未形成規模效應,這些物流企業可以結合當地市場,通過收購、參股、加盟、代理、開設直營等多種方式來開拓自身的業務。